展品展示

首页 > 展览展示 > 展品展示 > 打造5G智慧应急救援体系,构建院前生命通道,助力医疗数智化转型升级

1

打造5G智慧应急救援体系,构建院前生命通道,助力医疗数智化转型升级

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急救质量与效率,中国移动充分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集流程、数据和平台一体化的5G智慧应急救援体系。该体系实现呼叫“呼入即定位”、调度“空地一体化”、转运“上车即入院”、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四个升级,打通陆地与空中、院前与院内的救援流程,是5G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创新。项目应用于北京、广州等城市级急救调度,华西二院等医院一体化急救、并在巴中实现空地一体化

展品详情

产品功能及原型设计理念和框架
产品设计理念:
借助5G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三大技术特点,充分集成“云、大、物、移、智”的新业务能力,驱动场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院前、院内、院间全场景覆盖,数智驱动、移触即援的空地一体化、城市级应急救援体系,为医疗创新提供连接计算基础,促进医疗系统互联互通,节省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本,实现院外院内的无缝连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能力。
该体系主要包括:
1、一张5G医疗急救专网:建设5G医疗急救专网、医疗边缘云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实现“呼救即救治”的精准医疗急救,赋能城市医疗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2、一个全面支撑医疗急救各类智慧化应用与数据汇聚的一体化平台:基于电信级视讯服务能力,将数据能力、业务能力、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四个维度的价值叠加,构建能力复用、数据互通、业务协同、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一体化平台,对数据进行高效管理与利用,为急救场景提供动能,全面助力5G+医疗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高效运转。
3、三个应用服务系统:提供120视频调度、急救智能辅助、5G急救系统,支撑从呼救到入院之前的全流程
4、三套面向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针对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在急救各环节的不同需求痛点,形成5G院前一体化、5G智慧急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三套覆盖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图 1. 5G智慧应急救援体系系统架构

创意特色及技术性能
一、产品设计的创造性
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和应用能力,充分集成以“云、大、物、移、智”为特征的新技术,围绕场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打造5G智慧应急救援体系。

1、场景创新

1.2创新点1:城市级5G急救调度体系

融合5G、VoLTE等创新能力,对传统120调度系统进行升级,提供视频呼叫、5G急救消息推送、辅助定位、单兵急救等创新,实现急救任务的全流程线上化、可追溯,助力5G急救调度体系智能化跃升。

1.3创新点2: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体系
融合5G、AI、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从呼叫、调度、转运及入院全流程的信息化升级。通过对患者全流程的数据记录,实现院前院内数据的互联互通,从急救中心到医院无缝衔接,在转运过程中完成随车监控、电子病历、车载会诊、重症预警、随车分诊等功能,缩短入院时间,打造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体系。,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打造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通过安装全景、高清、可佩带式三路摄像头,全方位将车上影像实时无损回传至医院急救中心,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全景技术和VR眼镜,急救中心专家可以沉浸式看到车上影像,犹如置身现场,第一时间贴近病患进行现场抢救指导。
,打造5G急救系统,应用于各级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具备120任务受理、急救车智能调派、车载医疗体征数据采集、多方联合会诊等功能

1.1创新点3:空地一体化医疗救援体系
该体系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120调度系统和5G急救系统,建立了以区域急救中心为支点、以各级医院为抓手的城市级立体网络救援体系,打通了陆地与空中、院前与院内的救援流程,通过患者定位、120统一调度、车载会诊、院前电子病历等功能,以及市县一体化、日常急救与应急救援一体化、空地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患者呼叫“呼入即定位”、急救调度“空地一体化”、患者转运“上车即入院”、院内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四个升级,针对转运路途遥远、路况较差的患者,可以调动直升机进行快速救援,将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到医院,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2、服务创新
2.1创新点1:5G城市级应急救治专网服务
建设5G城市级公共网络专用切片,实现各视频数据、电子病历数据的专用通道,实现高速、安全、稳定的医疗专网服务。

2.2创新点2:5G+精准调度服务
通过云视频、5G-Volte、5G新消息等多种视频接入技术与信息交互技术,打造面向重大事件保障的5G视频调度指挥系统、多方视频会诊系统。支持不依赖于APP的入会模式,支持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消息回落机制,保障未支持5G新消息接收的机型消息接收,确保市民普及率。

2.3创新点3:5G急救车会诊系统及5G急救车改造
在急救车上开展基于5G CPE、多学科会诊仪的5G化改造,车内可开展多方视频会诊、支持对抢救过程进行全面数字化档案管理;支持远程急救病理诊断、远程急救心电诊断、分诊知识库维护、生命体征评级设置、综合指标评分管理等。

3、管理创新
以信息化整体规划设计、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和患者安全为切入点,对急救场景下智慧医疗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3.1智能化的急诊多学科协作(MDT)运营管理模式

实现兼顾客观性和基于患者个体化病情进行主观判断的精细化的临床业务流程监控(BPM),为解决长期困扰急诊医学科的院内多学科、多部门协调和协作的管理难题提供契机,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 MDT 急救管理模式的真正落地。

3.2智能化的多病种一站式急诊医学平台化服务模式
创新性地设计了有别于传统临床路径的急救路径管理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系统理论开发了可扩展的急救路径知识库、可运行时编程的规则引擎和可视化工具如“地铁图”等,帮助急诊服务模式在“急诊3.0”时代完成从独立科室到平台化科室的跨越。

3.3互联网+紧急医疗服务的业务模型及相关信息化标准
将从传统紧急医疗服务(EMSS)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环理论,向前延伸社区预防宣教和自救互救,向后对接专病中心和早期康复,形成互联网+环境下的救治环节。

3.4实现对紧急医学救援全流程信息化集成整合
涵盖了队伍集结、检伤分类、仓储等多个环节,实现紧急医学救援过程的信息化,成为5G技术在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技术标准,推动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

获得专利和荣誉情况:

《5G城市应急救援系统v2.0》、《120调度系统V1.0》、《5G城市应急救援系统V3.0》软件著作权,“远程医疗产品可信评估”证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颁发、承担国庆70周年阅兵、北京马拉松等多个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实践案例入选工信部《扬帆远航—5G融合应用实践精编》、联合广州120制定广东省5G急救标准,并成功完成5G应急救援标准在ITU立项

与5G结合性及强相关性及产业联动效应
本项目充分利用移动公司在5G基站覆盖的先发优势,融合5G+城市网络切片、5G高精度定位技术、5G新消息、5GVOLTE视频、5G+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呼入即定位、呼救即施救、上车即入院、对接无缝隙”的急救零等待院前急救网络系统。
通过云视频、5G-Volte、5G新消息等多种视频接入技术与信息交互技术,打造面向重大事件保障的5G视频调度指挥系统、多方视频会诊系统。支持不依赖于APP的入会模式,支持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消息回落机制,保障未支持5G新消息接收的机型消息接收,确保市民普及率。
在急救车上开展基于5G CPE、多学科会诊仪的5G化改造,车内可开展多方视频会诊、支持对抢救过程进行全面数字化档案管理;支持远程急救病理诊断、远程急救心电诊断、分诊知识库维护、生命体征评级设置、综合指标评分管理等。
在产业联动和生态建设方面,基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管、战、建”管理思路,集团政企事业部联合北京、广东等省公司和成都研究院构建内外部生态,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合作科研课题+定制产品业务”的三位一体创新业务服务模式,成功应用于北京、四川、云南、重庆、上海、河南、陕西、广州、山西、贵州、新疆等20+省份,同时参与了国庆70周年阅兵、上海进博会、北京马拉松等重大活动保障,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先发优势。
外部以项目集聚医院机构、生态能力伙伴。引入上海米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市安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近10家生态,分别负责“院前急救系统”、“急救指挥调度平台”、“物联网资产盘点平台”等系统建设。

5G与AI、大数据、先进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度
通过5G院前智慧急救系统可实现高效、及时、精准的急救服务,以打造5G+城市医疗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构建“零等待”的医疗救援能力为总目标。形成一张覆盖区域的5G医疗急救专网,一个数智化的数据与业务中台,围绕日常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重点场所突发事件模拟训练(5G+VR)三个领域的解决方案,N个5G+急诊救治应用场景,形成“1+1+3+N”的城市医疗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建设一张覆盖区域的5G医疗专网
为满足医院大数据流量的核心业务开展以及未来数据挖掘决策分析的需求,以5G通信网络为基础,借助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技术,搭建独立的虚拟专用通道和网络运算空间,建设形成与公众上网业务隔离,包含“5G院内专网”“5G远程医疗专网”、“5G应急救治专网”、“5G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专网”4个子场景的5G医疗急救专网。
建设一个数智化的数据业务运营中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整合5G医疗急救数据资源、业务流程及运营能力,建设数智化的数据业务运营中台,在实现不同机构、组织及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为搭建“零等待”的5G+医疗急救应用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打造“零等待”的5G+医疗急救应用服务模式
依托5G医疗急救专网和数智化的数据业务运营中台,探索日常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重点场所突发事件模拟训练(5G+VR)三个业务领域,开展包含5G+胸痛等重点单病种绿色通道、5G+交互式呼救视频平台、5G+无人机投放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平台、重点场所灾难医学救援VR仿真培训平台等多个业务融合场景在内的应用示范,打造“零等待”的5G+医疗急救应用服务模式。

项目的价值以及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容量
1.项目市场背景
传统医疗信息化无法有效满足医疗急救和紧急医学救援的发展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88号)明确提出,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提高科学调度水平”、“加强信息共享联动”、“完善院前院内衔接”以及“提升社会急救能力”等四项任务,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平台智能化水平,提高调度人员业务能力,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转送和交接方案。当前院前急救患者呼救时无法得到有效的自救互救指导,相关诊疗信息未能与医疗机构形成实时互通互享等问题,使得现有的院前急救资源的利用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别是群死群伤事件,难以通过传统手段高效调配区域内医疗资源,清楚了解灾难现场情况,伤员具体定位,甚至医疗资源难以进入复杂的灾难现场,影响急重症救援对象的救治成功率。因此,亟需将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与急诊急救有机结合,提高急诊急救质量。
5G技术在医疗急救领域的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致力于推进5G创新应用,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的智慧医疗技术研发,建设5G智慧医疗示范网,推动满足智慧医疗协同需求的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的产业化,加快5G在院前急救、远程实时会诊、无线监护等环节的应用推广,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利用5G网络优势,结合城市医疗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急救现有的医疗数据规范性、统一性不足,共享应用能力差。医疗急救信息资源数量巨大,价值极高,但各医疗机构数据壁垒严重,各疾病的数据标准不一,数据规范性及共享应用的能力亟待改善。医疗数据涉及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等各种类型,建立统一的紧急医学救援数据的规范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重大难题。

2.项目建设意义
有利于推动5G技术在医院医疗救治中的应用与推广。本项目将在移动5G基础网络上配置医疗急救专网切片,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安全可靠等特性,为将来大量医疗行业的5G应用和设备提供可靠的网络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能,为医疗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有利于推动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5G与大数据的结合,能够快速实现信息在医生、患者以及医院各部门之间的灵活交互,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有效提升医疗急救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和安全防护能力。

3.项目建设重要性
一是完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需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统筹医疗急救资源、推进医疗装备联网升级、完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开展5G+医疗健康体系建设。
二是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和质量。本项目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将5G和无人机、远程超高清多学科会诊、生命体征实时回传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三是形成5G技术条件下医疗急救服务的新模式。通过实施该项目,将5G技术应用在院前、院内、院间急诊急救的各个场景和环节,变革传统的服务流程和设备设施功能,探索医疗急救相关标准体系,并实现推广。
四是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通过利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紧急医学救援提供辅助决策与有效救援措施;利用5G+VR、5G+云平台等技术,实现与救援培训体系和容灾备份相融合;将5G与物联网、无人机等相结合,实现救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紧急医学救援水平。

4.项目建设迫切性
医疗急救建设势在必行。各级医疗机构积极践行“健康中国2030”,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急救、大健康”理念,将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医疗急救资源,形成覆盖无死角的医疗急救体系。
医疗急救行动争分夺秒。本项目可为全市救护车提供广域专网连接,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的愿景,并通过5G网络高清视频回传现场的情况,将患者体征以及病情等信息实时回传到后台指挥中心。
医疗急救环节需畅通无阻。5G+急诊救治可在救护车内发起远程会诊,便于医院及时做好抢救准备,指导路途中的救治,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互动,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5.社会效益
2022年以来,北京、郑州接连发生因120救治延误导致的悲剧事件,也引发了国家和社会对院前急救发展的重视,据了解,单个医院每年的急诊量在15~20万件之间,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承担着人民群众急诊急救、突发公共事件、灾难救援以及重大群体活动保障等关键职责,本项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旨在提高综合医疗的社会服务水平。本项目通过5G+视频交互技术,将5G技术应用在院前、院内、院间急诊急救的各个场景和环节,变革传统的服务流程和设备设施功能,探索并推广医疗急救相关标准体系,使病患能得到高效的医疗指导、充分的抢救,生命权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同时有利于降低整个救治与康复过程的经济成本,符合市民期待的民生需要。
2020年12月,全球首个全程使用5G+智慧急救的广州马拉松,服务2000人的超大国际赛事,有力的支撑了广州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重大活动的信心;后续的广州野外马拉松、广州北江大堤医疗演练对我司的5G+医疗保障能力进行了持续的验证。在本次申报期间,我司已获得2021年10月份的广州交易会、2021年广州马拉松医疗信息化保障工作的任务,证明了政府对我司产品与服务能力的认可。
2021年5~6月,广州疫情暴露出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本项目中采用的5G+交互式视频应用技术,可以应用于110、119、122等同类型的社会公益性单位,通过视讯能力,高效解决指挥中心与客户之间的信息盲点,提升市民安全感,提高接警处置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接警单位的形象与口碑等社会形象,共同创建和谐信任的社会文化。

商业模式
急救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全国共有120指挥中心、医疗机构合计约102万个,急救车约132万辆,年开展院前急救约4亿次案件。若本项产品能规模性推广并落地,全国预估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智慧急救运营拓展策略。本次项目,通过中标一期、筹备二期、酝酿三期,统筹全国,规模复制,估计可为公司贡献收入近亿元。截至目前,已成功牵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核心机房改造项目”,金额406.1万元;牵引全广州66家医院机构的院前急救潜在商机约5000多万元等。这一系列的项目中标,将提升了我司在医疗生态圈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牵引衍生出更多医疗机构项目,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5G智慧急救项目应用情况。2021~2022年,在广州,我司合计共完成6个项目的签约,合计金额约3285.3114万元。同时,合作多方在一系列的战略合作、科研课题、演练支撑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产品原型、logo等设计图片,产品评估验证的图片、评测报告等
产品已落地北京、四川、云南、重庆、上海、河南、陕西、广州、山西、贵州、新疆等20+省份,同时参与了国庆70周年阅兵、上海进博会、北京马拉松等重大活动保障。


其他展品推荐